奥地利主导的大德意志方案-德国历史的另一可能

  德意志曾经是个统一国家,自奥托一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后,皇帝威望与全国各邦凝聚力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黄金期。但是,随着皇帝与贵族与教会的斗争,以及数次试图征服意大利的失败,皇帝的威望与中央集权力量不断降低。自13世纪霍亨施陶芬王朝结束对神圣罗马帝国王位的垄断之后,帝国进入了20余年的王位空位时期。

  1273年,哈布斯堡王朝获得王位,大空位时期结束,但是,在这段混乱之中,神圣罗马帝国几乎永久的陷入了分裂之中

  。建国初期皇帝的光辉威望不复存在,皇帝很难继续通过正常手段控制诸侯,他不过是相当于一个大一点的诸侯而已。各邦诸侯控制了皇帝的选举,整个帝国体制仿佛被颠倒了一样,因为皇帝难以控制诸侯,但诸侯却左右着皇帝的命运。各邦诸侯通过他们在帝国中的优势地位,获得了大量主权,虽然他们仍属于帝国一员,但在实质上,他们已经变成了主权国家了。

  但是,在进入近代以来,德意志的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帝国之中,哈布斯堡王朝长期垄断王位,帝国的威望与集权能力有所回升。哈布斯堡也通过联姻不断扩大自己的领土,在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甚至继承了西班牙领土,两个欧洲大国实现了短暂的合并。哈布斯堡王朝也积极与皇权的老对手——教皇进行合作,因此在意识形态上占据了优势。

  虽然德意志仍然没有形成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但是在帝国内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地利很明显已经成为一个可能作为统一者的强大邦国了。

  普鲁士实行先军政策,军事贵族容克地主在国内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是普鲁士的重要国策,其军队以规模庞大、训练严格著称。腓特烈大帝统治时期(18世纪中叶),普鲁士不但获得了西里西亚,而且进行了一系列工商业与教育改革,国力大大增强。毫无疑问,在18世纪末,普鲁士在帝国之内,已经成为一个可以与奥地利相抗衡的强大邦国。

  进入19世纪后,随着神圣罗马帝国被拿破仑废除,德意志各邦陷入了政治上的真空。虽然长期以来神圣罗马帝国处于分裂状态,但是毕竟各国也有900多年在同一个帝国中生活、在同一个帝国会议中商议问题的经历,更何况各邦之间相互进行经济交流对大家都有好处,而且在拿破仑战争后,德意志的民族主义也不断兴起。在以上多重因素的作用之下,

  1848年,德意志民族主义者在很多邦国国君都没有作出明确支持的情况下,自发在1848年于法兰克福召开了德意志国民会议

  。此国会代表了资产阶级与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与德意志邦国的君主与贵族利益相冲突,因为国会成员由民主选举产生,这在专制主义根深蒂固的德意志,自然会让统治者们感到不舒服;而且,国会主张建立统一的国家,这必然会削弱各邦君主的力量。在1849年,由于国会损害君主的利益,这次国民会议被强制解散,但是,其中讨论的重要问题成为长期受到德意志人讨论的议题。

  在这个问题上。代表们分为两派:一派支持统一由普鲁士主导,对北德各个国家进行统一,同时不排斥与奥地利商议国事,称“小德意志方案”,另一派支持以奥地利为主导,包括、奥地利等所有德意志邦国,称“大德意志方案”

  。但是随着奥地利皇帝对于大德意志方案的拒绝、普鲁士实力的不断扩张,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趋势:民族主义思潮的不断传播,大德意志方案渐渐被德国人所放弃,德国最终按照小德意志方案统一。

  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假设,来畅想一下,如果这个在历史上没有实现的统一方案真的实现了,那么德意志帝国将是什么样子。

  大德意志帝国是个文化多元化的帝国,而真实的德意志帝国则是德意志的民族国家

  。奥地利的核心民族是德意志人,核心领土也在德意志境内,但是,其人口数量与国土面积的大多数则在德意志之外。除了德意志地区,奥地利皇帝还统治着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一部分波兰等大量异族地区与人口。实际上,在真实历史上,奥地利确实因为民族过于多元化而遇到了很多问题。

  他们有与自己不同的语言、生活习俗、历史记忆甚至议会。这种文化多样性在真实的德意志帝国中从未出现。这一点都是大德意志方案不受国会中民族主义者喜爱的重要原因。

  。在19世纪后半叶,德法矛盾、奥俄矛盾分别因为普法战争与巴尔干问题加剧,德、奥两国都需要面对一个注定无法和平相处的敌人。如果大德意志方案形成,这个庞大的国家便需要同时面对法、俄两国分别从西、东方向的夹击。

  这种受到夹击的局面正是俾斯麦极力避免的,在俾斯麦担当首相时,他极力促成俄国与德国的防御性同盟与外交中立,其目的便是让沙俄帝国保证德法发生战争时,不与法国联合夹击。俾斯麦确实在任期上很好的保持了这个目的。但是,如果大德意志方案完成,另一组不可调和的矛盾——奥地利与俄罗斯对巴尔干地区的争夺便会成为一个严重的干扰项。俄罗斯很可能因此对这个新生的大帝国有一种不可消弭的敌视,比真实历史更早的与法国结缔同盟,共同夹击大德意志帝国。于是,大德意志帝国面对的外交压力要远远高于真实的德意志帝国。

  虽然历史假设看起来不那么正规,但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我们对历史加深理解的优秀方式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假设情况与真实情况的对比,来发现真实发生的历史有什么我们没注意到的特点

  。从大德意志与真实德意志帝国的对比之中,我们更能体会到德意志帝国作为一个统一文化、统一民族的民族国家这一面,而不仅仅将其视作一个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与军事力量增长的必然产物。

  在这个国家的形成之中,不仅仅只有强大的普鲁士军队、要求经济一体化的大资产阶级以及征服欲极强的容克贵族起到了推进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教科书中忽略的那些“小人物们”

  :那些对于民族统一以及单一民族国家有着强烈期待的民族主义者们、那些要求专制的德意志邦国们接受民主选举的国民议会的自由主义者们。与达官贵人相比,这些人看似微不足道,但是,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人的选择与奋斗,修正了高高在上的邦君与贵族们的想法,才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

  本头条号长期更新关于世界历史的文章,喜欢的话就点个赞或加个关注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